讀著各種新聞,你可能會覺得在**及產業增長方面,有資格爭奪桂冠的應該只有中國和美國。但其實在**領域,德國毫不費力就已稱霸世界。
德國在很多領域都有**的**技術,例如可再生能源系統,分子生物技術,激光技術以及實驗軟件工程等。事實上,為了能夠向德國學習高效**,美國政府正努力說服富朗霍夫研所德國應用科學智庫Fraunhofer研究所,希望他們在美國設立至少七座研究院。
單就**方面,美國確實做得不錯。美國擁有*完善的的獎勵**概念的機制,因而在這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,如谷歌、臉書及**等。但現在,許多研究認為美國在**方面勝于其他國家的傳說與事實不符。在研發*具**性的新技術方面,德國并不輸給美國。更重要的是,德國人更擅長把**運用到工業上并擴展到整個商業領域。德國式**,很多是將新理念與舊的產品或加工方式融合;或者將舊的、即將被淘汰的一些現有部門整合到新的更具活力的部門中。
德國式的**技術很好地解釋了他們強有力的制造業。我們每天買的很多中國制造的產品其實絕大部分,甚至全部,都是用德國機械生產的;德國機械產商也因此正蓬勃發展。
這也同時說明了為什么美國持續削減基礎工業,而德國工業卻仍欣欣向榮。德國人能夠在增加居民實際收入的同時保持較高的就業率、生產力。德國有22%的人從事制造業,并且貢獻了國民收入總值的21%(2010年),但他們的工資及個人福利平均要比美國高66%。簡而言之,德國制造業在擴大就業率及提升實際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相反地,在美國,越來越少有人加入中產階級制造業的隊伍。2010年,參與制造業的人數少于就業人數的11%,制造業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僅有13%。職業歧視正在加劇,收入不平等日益嚴重。
造成以上差異的原因主要有三個:
德國人知道**必須能夠廣泛地提升生產力,而不僅是針對個別時下熱門的高新技術領域。所以他們并不局限于開發新的工業領域,同時也不斷在原有的產業中注入新思想、新技術。看看寶馬公司的一輛新車里包含多少新的信息通訊技術,再看看有多少德國軟件工程師加入奔馳公司,就能對德國人的**理念有所了解(兩者皆為德國公司)。而美國則放任舊的產業破產倒閉,并不利用新技術進行產業更新。因此我們缺少整體的產業鏈,只剩下一些零星的、孤立的產業。在我們國家,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根本不會考慮進入汽車制造業,甚至是一切與制造業有關的領域。德國有許多幫助公司重新整合、優化各種**想法的公共研究所。換句話說,新發明并不是**的終點。獲得政府部分贊助的富朗霍夫研究院將**想法用全新的方式運用到市場中,從而縮小了中小型企業日常事務與研究之間的距離。美國的貝爾實驗室也曾將這種方式運用在通訊行業中,但現在德國人所做的則是將其運用到整個德國的工業領域上。
德國制造業的工人經常要接受培訓,如此他們方能將全新的技術靈活運用到產品與服務的生產與改進上,從而讓顧客心甘情愿為更高的價格埋單。如果需要購置廚房用品和汽車,在你能力所及范圍內,你會買回多少像美諾,博世,寶馬,奧迪這樣的“德國制造”?
德國人對這三個因素的綜合運用,無疑創造了一個制造業的良性循環。他們**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人素質進而提高生產力;而我們一門心思開發新的技術,則為的是限制工人的數目。德國人的**理念能夠為不同教育水平的工人提供*好的、長期的工作,而我們的**理念*多只能讓亞馬遜配送中心或者蘋果商店多提供幾個崗位。
我們亟需改革**系統。美國人必須認識到**的目的不是為了創造*受歡迎的互聯網服務,而是保持生產力、就業率的提高,從而增加居民實際收入。我們需要新的政策,能夠讓我們在自己的國家更好地進行**活動,擴大**領域。我們可以借鑒富朗霍夫模式,改變將新發明投入市場運用的方式,建立類似的政府與私人合辦的機構。我們需要堅持進行對工人的技術培訓,讓不同教育水平的工人都能夠運用新技術以提高生產力。
新技術的發明并不能直接導致經濟的增長。能夠建立起良性循環的**政策才能夠帶來經濟的增長,并為公民帶來福祉。相信經過適當培訓和激勵,德國人能做到的,我們也能做到。